企業希望落實策略,就必須建立好的組織能力,首先,就是塑造員工的思維能力,第二步則是強化「員工能力」,也就是先捫心自問,公司擁有的人才是否具備實現策略的能力?我們還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嗎?
談到員工能力,包括專業能力和核心能力,專業能力代表和具體工作相關的知識、技能等,這將直接影響工作績效,核心能力則是和公司策略有關,包括團隊合作、冒險、創意、靈活性、速度、紀律、以客戶為中心等等。
核心能力就像是企業的DNA,這和賺多少錢、達到多少營業目標是兩回事,傳統企業並不強調核心能力,但它卻是和公司策略息息相關,再優秀的人才,如果不具有公司需要的核心能力,終究還是無法適任。
例如,HP強調的核心能力是團隊合作,許多優秀人才,就因為不習慣彼此合作,而不得不離開;Intel需求的核心能力,是要能迅速應對變化,因此它會不斷警告員工,一旦公司的強勢產品被取代,是否具有迅速應變的彈性。
核心和專業能力都很重要,其中,核心能力的適當比例可以達到40%,公司要長治久安,必需重視核心價值觀。GE總裁韋爾奇(Jack Welch)有次辭退五位總經理級員工,其中有四位業績貢獻很高、但卻沒有配合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只有一位是達到核心能力,但業績未達標準。
要建立員工能力,必須從5B著手,也就是招聘(Buy)、培養(Build)、留才(Bind)、淘汰(Bounce)和借才(Borrow),在此要特別談的是「招聘」和「培養」。如何能招聘到能持續有好表現、而且能留任一段合理時間的員工?首先,必須衡量公司目前及未來的需求和策略走向,定下尋找人才的標準。
決定尋才管道時,要考慮的要項包括成本、採主動還是被動、究竟是內部擢升或外部聘任。一般而言,內部尋才的優點,可以激勵士氣、而且成本低廉,但也容易阻隔了外部優秀人才,內部也容易形成馬屁文化。宏碁經過多番嘗試,發現外找的比例不能高過30%,否則將打擊公司士氣,而且必須是針對嶄新技術、內部人沒有經驗的職缺,才會經由外部尋才。
如何篩選和鞏固人才也是一門學問。可以使用適當工具,來辨別應徵資料的有效性,或是透過應徵者之前的公司,來了解對方的適用程度。遇到適當人才要如何確保到差?可以縮短對方考慮時限,同時注意對方的價值觀、家人的期待,也可以運用公司高層的影響力,例如,前微軟總裁比爾蓋茲(Bill Gates)每年九月份會打電話給軟體科技最優秀的畢業生,邀請對方到微軟任職。
有系統的培養人才,也是強化員工能力的重要方式。首先,要建立公司一致衡量標準,才能識別出誰具有接班人潛力,記住不能只重視業績,「過程」才是重要,韋爾奇上任以後,設計一套SLATE制度,將有潛力的前一千人列入人才庫,同時任聘100位高階主管為顧問,長期考核這一千人的所有表現,作為公司判定接班人的重要依據。
一般企業培養人才的三種方式,包括趕鴨子上架邊做邊學、以專案式計畫加速培養人才、以及透過儲備式供應發掘潛力人才,前二種都是臨時性的措施,很容易造成人才斷層,只有第三種才能提前培養需要的人才庫,GE就是採用後者,才能一波波轉形成功,成為不容置疑的人才發展「工廠」。
標竿學院知道人才對於企業長遠經營策略的重要性,為了幫助我們的企業夥伴們,在新年度的開始,就奠定下優質、穩固的人才基礎,特別規劃推出「競爭力跳躍大升級」專案,其中包含了各種不同議題主軸,幫助企業從「心」的修煉,提供「新」視野與「新」方法並展望新未來,讓個人與企業共同飛躍成長。
|
關於標竿學院: http://www.aspireacademy.com
標竿學院 ※ 嚴選推薦 ※ 最新活動與課程: 
|
|
|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在多年的企業經營中體驗到「人才是企業的根本」,因此,本著回饋社會、提升台灣產業經營水準和競爭力的熱忱,於1999年創辦標竿學院。
願景
針對華人企業與組織成長、再造之關鍵性課題,開發及廣泛分享世界級經營管理培訓方案,協助企業與組織提升競爭力。
使命
希望透過研究、訓練及諮詢,服務台灣及大中華地區的企業,提升企業在全球經濟的競爭力,成為管理實務經驗交換及傳遞的中心與培訓平台。
講師詳細介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