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享區 > 知識寶典
  知識寶典
如何將資深員工的內隱知識轉換成為企業競爭力~個案分析
2011-01-17

彼得杜拉克曾指出,這個世紀將是「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的時代,企業員工的「腦力」,比起傳統的「勞力」,將成為企業更珍貴的資產。舉例而言,專精於電腦動畫設計的皮卡斯公司,竟以僅僅850人的規模,就創造出接近新台幣兆元的產值,可見企業員工腦海中的Know How,一旦善加運用之後,是可以產生千百倍的槓桿效益!

雖然企業主們已經逐漸體認到「知識就是力量」的道理,但如果這些知識只是停留在少數員工的腦海中,這個力量就是薄弱的、不穩固的,一旦員工離職退休,這些力量就消失了,甚至淪為競爭對手的力量。所以,如何蒐集、管理、保存少數專業員工腦海中的知識,並進而將它擴散成為全體員工都具備的基本知識,就成為攸關企業競爭力消長的關鍵工作。如何做到這點,各家企業可說是各顯神通,但令人雀躍的是,「數位學習」將可以協助讓這個工作更有系統、也更有效率!

一般人對數位學習的直觀印象,就是「把講師上課的內容錄下來,放在網路上讓員工瀏覽嘛!」,這種印象就像是電影「食神」裡唐牛對「黯然銷魂飯」的評語:「不過就是一碗叉燒飯嘛,頂多加個荷包蛋,有什麼了不起?」然而最後觀眾們將會發現,黯然銷魂飯的作法,絕對不是這麼簡單地!口說無憑,就讓我們來看看一個實際的案例吧。

任務與挑戰

幾年前銀行業面臨了人頭戶氾濫的問題。人頭戶過多,不僅浪費銀行的營運成本,也容易淪為洗錢的管道,所以財政部特別下令,要求銀行在客戶開戶時要嚴格把關,把人頭戶篩選出來,甚至通報警政單位。這個命令雖然看似簡單,但對銀行們而言,卻是一個艱鉅的挑戰!因為「辨別人頭戶」是相當專業的技巧,通常只有資深行員才具備這種能力。如果貿然要求所有行員在客戶開戶時嚴格執行篩選人頭戶的工作,可能會因為行員的應對技巧不佳,而產生侵犯客戶隱私、引起客訴等弊病。而另外,即使銀行有心提供行員訓練課程來克服這個問題,也面臨了「知識仍然內隱於少數資深行員的腦海中」、「缺乏現成的教材及講師」、「學員分散各地分行」、「時間有限,難以在短期之內全面訓練完成」等問題。不過,危機就是轉機,有一家銀行就以專業務實的態度面對這個挑戰,並利用數位學習的優勢,成功地克服了這個難題!

Step 1:尋找知識來源

這家銀行首先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成員來自管理部門、訓練部門、以及外部顧問。工作小組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尋找知識來源」。他們從全國上千名行員中,挑選出具備卓越「辨別人頭戶技巧」的10名資深專員。這些專員們具備豐富的經驗,面對各種開戶的疑難雜症,都能輕鬆地提出破解之道,可說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不過,就像其他專家一樣,他們雖然能把事情做好,也樂於回答問題,可是如果請他們說明做事的完整邏輯時,他們往往兩手一攤,無辜地告訴你:「本來就應該這樣子啊…」因此,要將他們的專業技巧萃取出來,還需要多一層努力。

Step 2:技能分析

所以工作小組的第二個任務,則是「技能分析」。這部份由顧問負責,以專業的訪談技巧,請資深專員們描述他們辨別人頭戶的過程,包括所遭遇的問題、克服的方法、應對的話術等等。顧問經過數天的訪談,蒐集了大量的訣竅、故事、情境、心得、想法之後,接著便開始進行質化分析,將這些籠統而片段的資訊,組織成為有系統、有邏輯的作業流程及步驟。然後顧問與這群行員們展開第二輪的座談,針對這套作業流程,進行增補修改。到了這個階段,原本內隱於資深行員的知識技巧,已經逐漸被抽離出來,成為外顯而具體的流程及原則了。

Step 3:知識標準化、制度化

下一個任務則是「知識標準化、制度化」。工作小組接著將前一階段的工作成果與管理階層進行討論,以彙整管理單位的考量,諸如企業營運策略、法務意見、績效管理制度等等。彙整完畢之後,這個「人頭戶辨別流程」就成為一套結合了目標、策略、方法、技巧的完整作業守則。接著就由管理部門公告,要求所有行員遵守。

Step 4:設計課程

所謂「不教而殺謂之過」,光訂辦法卻沒有善盡教導之責是不夠的。所以工作小組的第四個任務就是「設計課程」。由於上個階段已經把所欲傳授的知識分析地淋漓盡致,所以課程內容也就綱舉目張,自然浮現。此時的挑戰則是「教學策略」~畢竟辨別人頭戶是一種臨場應變技巧,傳統的「Show and Tell」授課方式,雖然可以讓學員聽懂,可是頂多達到記憶的程度,要讓學員能夠針對不同的客戶情境,自行將知識活用變化並不容易。所以工作小組便委由外部廠商,開發出一套數位模擬教材,結合了客戶開戶的種種情境,讓學員們可以在電腦上和這些虛擬客戶進行互動,以演練所學技巧。如果技巧熟練,就可以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辨別出客戶的屬性;而如果技巧不熟練,就會產生客戶抱怨,甚至憤而離席的狀況。期望透過這樣的教學策略,強化學員的應用能力!

Step 5:知識推廣

工作小組的第五個任務則是「知識推廣」。他們將開發完成的課程放上內部學習平台,並安排全國一百多家分行中的上千位行員,分批接受訓練,並追蹤其成績。受訓成績的副本都會傳送給主管,不合格者則要進入「補考班」重新練習。由於該銀行的數位學習已經行之有年,配套措施相當完善,所以推廣相當順暢,在幾個月之內就讓一百多家分行的所有行員都完成訓練。受訓行員們的反應相當良好,普遍覺得這樣的方式生動活潑,而且能夠將所學應用在實際工作情境中。最後這家銀行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所有行員的訓練。爾後該課程也就成為新進行員的必修課程,即使當初提供知識的行員們陸續離職或退休,但相關的知識卻長存於企業中,成為最寶貴的知識資產,繼續傳承給新進行員…

由上述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當財政部發佈行政命令時,這家銀行與別家銀行的起跑點是一樣的~都缺乏所需的知識來執行這個命令!但這家銀行卻能夠快速地蒐集、整合所需知識,並在別家銀行還不清楚如何達成財政部的要求時,就將課程開發完畢,並迅速推廣完成,以遏止人頭戶的蔓延。這種速度與品質,就是企業競爭力!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數位學習雖然具備「保存容易」「傳輸便利」的特質,但讓這家銀行獲得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不在於這些軟硬體特質,而在於企業本身蒐集知識以及推廣知識的能力!企業必需能夠保持警覺,掌握前方的作業需求,並即時從專家腦海中(專業員工、外部顧問、廠商、客戶…等),萃取所需的知識技巧,並像動脈輸送氧氣到細胞一樣,源源不絕地將萃取成果輸送到需求單位,讓需求單位可以即時採用最正確、最有效的技巧解決問題!

做到這個地步的企業,它的員工生產力自然比同業高,經營績效自然比同業好,而這就是「知識萃取、彙整、推廣」能力所帶來的競爭優勢!數位學習在其中所肩負的責任,也就不僅止於「媒體儲存」、「教材傳送」而已,而是「企業知識的動脈血管」的重大使命!

‧轉載於木人巷公司網站: http://kjsimulation.com/training9.aspx

專業年資:
11年

公司網站:
www.kjsimulation.com

學歷
印第安那大學教學系統科技博士
清華大學電機系學士

簡介:

擅長於績效診斷、技能分析、課程設計、訓練執行、軟體程式開發。演講授課經驗豐富,課程開發領域廣博,所設計之課程主題橫跨「協商談判技巧、客戶服務技巧、客戶探問技巧、行銷技巧、主管教導技巧、招募面談技巧」等領域。

經歷: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系助理教授
‧資策會數位學習技術中心顧問
‧中央大學學習科技研究中心亞 卓市副執行長
‧象山集團資訊長
‧諾普科技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