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首頁 > 新聞與活動 > 新聞報導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0 TTQS訓練品質評核系統標竿案例專輯》事業單位
2013-04-22
.資料來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標竿案例\2010 TTQS訓練品質評核系統標竿案例專輯》事業單位\巨大機械

壹、產業環境與發展策略

單位簡介、產品服務特色

巨大機械工業(巨大集團)自36年前創立以 來,始終堅持在自行車本業的發展,立志成為全世界最好的自行車公司和最好的品牌。我們的使命是 「創造最令人振奮的全方位自行車解決方案之產品與服務,並產生最佳總和價值,以滿足講究且挑剔的消費者不同需求和生活」,「以無比熱情,透過 GRP,讓Giant車主能親身體會最好的自行車生活經驗及享受騎車的樂趣」。

自創業以來,巨大由代工外銷出發,逐步自創品牌跨全球經營,目前已發展成為全世界最成功的自行車公司之一,在全球各地陸續完成8座生產基地及設立12家行銷公司,行銷全球50 餘國,超過10,500 個銷售據點的佈局,並已成功轉型為以台灣為全球營運中心,經營價值鏈完整涵蓋了研發、生產、製造、技術、行銷、品牌、通路、銷售服務及營運管理等完整的經營價值鏈。



外部環境、內部條件

目前巨大集團所受到的外部競爭環境、法規環境及總體經營環境之影響:

  1. 全球環保節能意識的高漲有助於自行車產的發展。
  2. 全球性的健康概念提高對於自行車的需求增強。
  3. 台灣自行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堅強,自行車週邊產業完整且高潛力。
  4. 全球性供過於求造成低價競爭
  5. 全球性原物料上漲削弱利潤

巨大集團經過長期穩健經營之努力之下,在經 營體質上已具備以下優勢:

  1. 巨大集團在所有主要市場擁有銷售公司超過20年。
  2. 擁有紮實製造及供應鏈實力。
  3. 擁有自行車及材料開發技術。
  4. 在台灣/中國及澳洲市場為領導品牌,在歐/美市場為三大品牌之一。
  5. 具有正向團隊精神中堅的巨大人。

經營策略— 採行ODM與自有品牌並重

  1. 投資策略:
    堅守自行車本業,相關投資以自行車為中心做垂直整合,由早期之製造、研發,而後逐步發展自有品牌「捷安特Giant」之行銷與通路經營,並延伸到材料工業。

  2. 製造策略:
    本公司導入豐田式生產管理體系TPS逾20年, 並以結合自行車產業及本公司之營運特性而發展成為獨特巨大生產管理體系(GPS,Giant Production System)。透過持續改善與流程改造,不斷追求更穩定可靠的品質、更高的生產效率、更低庫存、更少浪費,以創造更強競爭力。

  3. 行銷策略:
    為了持續推廣自有品牌與自行車文化,本公司每年提撥集團營收約8%的品牌推廣費用,透過運動行銷,以贊助專業車隊參與全球重要比賽提昇Giant品牌知名度及品牌形象。

  4. 研發策略:
    巨大結合台灣總部的技術中心、歐美及中國的研發人才,以及全球各地銷售公司的產品經理,進行跨國研發及全球分工,共同激發創意,不斷開發創造流行的新產品。

人力發展策略

有鑑於巨大集團逐漸朝向全球化發展腳步、人 才培育的需求下,遂擬定長期人力資源發展目標:

  1. 策略性招募全球菁英人才,並留住關鍵人才
  2. 讓巨大集團所有員工能更展現Giant Value行為
  3. 協助發展個人與組織能力,以因應組織發展與策略執行
  4. 促使巨大人擁有更高認同感與工作滿意度

為了達成上述人力資源發展目標,擬定下述具體策略/做法:

  1. 加速人才培育:執行個人發展計畫書(IDP),並建構「巨大學苑」,以系統性培育並發展員工職能。
  2. 人才管理:設立全球精英人才的篩選條件,建立巨大人才庫,並透過策略性工具發展與管理,做為未來接班人才的來源。
  3. 知識分享與管理:在組織內建立知識分享機制,積極培育內部講師群,不定期舉辦學習分享活動。
  4. 發展領導管理才能:透過管理職能的全方位評鑑, 完整擬定主管個人的訓練培育計劃。
  5. 巨大文化深根計劃:以內部訓練活動及績效管理制度結合,促使員工展現巨大價值行為。
  6. 策略性留才方案:藉由差異化的績效獎酬制度來積極吸引並留住關鍵人才。

貳、培訓架構與運作

員工訓練發展理念

  1. 全方位的優秀人才:今後的競爭是人才和創新的時代,培養全方位的優秀人才是我們的首要之務。
  2. 樂於所學,學以致用:並透過持續且系統性的”樂”學,我們才能成為『Not Mr. One, but the Only One』的人

培訓架構系統

巨大集團在2008年初開始建立「巨大學苑(Giant Academy)」,目標主要針對全球巨大集團所有白領與管理人員做系統性培訓。我們強調在管理、專業、人文領域中均衡發展,培育出Giant全方位的精英人才。

巨大學苑主要訓練體系區分為「巨大鐵三角、外語精進、個人技能、管理達人、追求卓越績效研討會系列、美好生活講座系列」等六大類:

  1. Giant鐵三角:自行車相關知識、MIS系統管理、巨大文化體驗營。
  2. 外語精進:商業英文應用課程、TOEIC多益英文檢定認證班…等。
  3. 個人技巧:增進員工工作技巧課程,如企劃力提昇、商務談判等。
  4. 管理達人:提昇主管同仁在領導管理能力的訓練計劃與活動。
  5. 追求卓越績效研討會系列:每半年舉行一次主題學習研討會,透過其他產業中”標竿企業”的學習經驗,發展巨大組織競爭力。
  6. 美好生活系列講座:每季透過輕鬆有趣的知性生活講座,讓同仁在人文素養及生活智慧上持續加分。

參、培訓創新與特色

巨大學苑自2008年創立近一年來,所承辦訓練活動均秉持PDDRO精神,以更具系統且完整性架構逐步培育巨大人才,朝向全球人才管理目標發展。

  1. Plan 計劃:
    年度訓練需求調查以”巨大信念/組織發展”、”績效發展/績效缺口”、”工作任務/現職與未來職需求”為三大來源。人力資源部門透過與各部門主管、精英人才的訓練訪談方式,確切抓準組織與個人發展需求,同時依循集團年度及未來發展策略、工作說明書、績效考核表、人評會記錄資料…等多方資訊同步蒐集資訊,擬訂年度訓練活動。最後,在課程執行前兩週會與講師討論共同設計課前需求問卷,針對受訓學員的學習期待,再次調整課程活動。

  2. Design設計:
    巨大學苑承辦訓練之核心思想以「樂於所學, 學以致用」等闡述課程設計理念,我們強調多元學習環境與學習方法,透過連續性設計活動,讓同仁體驗”做、學、問”的樂趣。例如,企劃力提昇課程,除了課程學習外,事先與講師簽定一年學習顧問合約,隨時提供學員做專業諮詢,同時與外部專業機構簽定「數位企劃書圖書館」,讓學員隨時上網學習及觀摩各式各類企劃書提案。

  3. Do 執行:
    巨大學苑秉持每堂課程或活動遵照講師/訓練機構的篩選原則採購課程,無論從訓練課程搜尋、課程內容設計、講師電話訪談作業、到課程執行程序,遵守「教育訓練管理辦法」,並以PDCA手法不斷修正課程再設計。

  4. Review查核:
    在每堂訓練活動完畢,均具有完整課程評鑑報告書,詳細整理所有參訓同仁給予學習回饋與建議,同時,若課程評鑑分數未達內部規定,巨大學苑將立即採取改善方案。並將課程評鑑報告書寄發給所有參訓同仁與部門主管,列為內部檢核訓練品質的紀錄。

  5. Outcomes 成果:
    我們致力於使用長期性學習活動誘發同仁保有持續學習的成效,除了執行第一層反應、第二層學習效果的評鑑外,更將第三層行為、第四層績效表現在課程設計的同時,與講師一起討論並納入學習活動中。在年度重點課程中加入課後行動計劃-即學習加值活動,讓同仁可以回去工作職場中持續運用,並持續追蹤學習效果。

巨大學苑承辦訓練經驗中,最具培訓特色以「追求卓越績效研討會」、「巨大學習分享宴活動」為舉例說明。為了因應巨大集團持續以GRP(Giant零售通路夥伴)計劃拓展全球版圖視野,以強烈捷安特品牌特色與優質服務為經營訴求,邀請該領域之龍頭標竿企業做為我們學習對象。為了加深學習感受度,以實務與現場體驗並重之方式,讓同仁更快吸收知識經驗。

巨大學習分享宴的三大目的在於:
a.學習效果再強化,重新組織所學習的知識、b.內部知識、經驗之傳承與分享、c.進行跨領域學習,培育T型人才。 藉由同仁們自願擔當分享大師,進行跨部門分享自己參加內外訓練心得、執行專案等經驗,塑造分享環境與氛圍,同時擴展訓練成效。

肆、輔導重點與具體成效

1.藉由PDDRO標準訓練程序,重新檢視訓練體質: 今年度訓練承辦人員接受職訓局的「TTQS應用管理訓練課程」與「TTQS輔導暨評核服務」,讓我們重新檢視訓練流程所遇到的盲點,讓我們更清楚了解訓練課程與策略達成之間的連貫性,以及促使訓練成效擴散的重要性。在輔導前夕,我們的訓練執行方式一直遵守的PDCA手法,直到接受TTQS評核及輔導後,讓我們更能以嚴謹且完善的PDDRO思維重新修訂內部教育訓練管理辦法,著重內部訓練資料的分類與建檔工作,均有系統化歸納內部文件,同時改善內部知識分享平台的互動性。

2.訓練具體成效: 今年度巨大集團開始著手建立「巨大學苑」訓練中心,期望以更系統且完整性的訓練類別培育內部員工。在這一年中,我們除了建立更完整的訓練制度外,也設立可量化的指標來衡量訓練成效,我們透過課後落實問卷調查、主管匯談、個別專案指派、以及專業執照認證比例等方式檢視訓練成效,讓主管與同仁們更堅信巨大學苑承辦訓練品質的堅持與用心。

此外,我們設立巨大學習電子報、巨大學習分享宴活動,致力提升自我學習風氣,並藉由分享機制擴散學習成效,以提昇員工對於公司內部的認同感與滿意度。在今年度有幸獲得TTQS評核成果的金牌殊榮,同時獲邀其他單位做人才培育與訓練主題等分享活動。在未來,我們期望在內部人才培育方面,用更具謹慎、用心態度承辦往後每一個訓練活動。

伍、輔導感言與經驗分享

經由這次職訓局協助TTQS輔導暨評核活動之後,讓我們的訓練體質更加健全與完整性,除了感謝江增常顧問的專業諮詢輔導之外,也感謝王金酩顧問與林益永教授對於我們的指導與建議,促使我們能突破自我盲點,並不斷精進改善承辦訓練的品質性。

同時,我們非常感謝能獲邀參加企訓網TTQS標竿案例分享文刊,讓夠大家彼此交流學習,並努力推動PDDRO為國家訓練品質的圭臬。

在過去一年的訓練活動中,有以下五點摘要心得:

  1. 找出原因,尋找最根源的訓練需求: 如果訓練需求調查僅由文件記錄蒐集而來,難免會有治標不治本的疑慮,因此人資單位承辦訓練人員須透過多元資訊,直接與對口單位主管做幾次深度會談,協助找出原因,再決定是否可以透過訓練來改善問題。

  2. 不斷誘使部門主管的支持與投入:無論從一開始的 訓練需求調查、訓練課程設計、到課程執行、與課後成果評鑑,均須以滿足企業與受訓單位需求為出發。甚至讓部門主管一同參與課程設計的初始階段、課程教學進行、到課程結束,課後將詳細交待訓練成效的評估狀況,建立人資單位與部門單位之 間的信任感。

  3. 透過行銷包裝手法,提昇學習意願:人都是喜歡有質感、美麗的東西,教育訓練承辦人須仔細思考如何在開課前鎖定招生對象的性質,並在開課通知信函中美化課程推廣版面,並透過具有渲染力的廣告文案,吸引潛在學員的目光,並清楚說明課程效益與目的,讓學員清楚了解後,可事先調整學員對於課程預期心理,提高滿意度。

  4. 發揮死守四行倉庫的精神,落實訓練成效到行為面:訓練最難之處在於無法凸顯短期訓練成效,為避免此問題,訓練承辦人員須在課程設計的同時, 須考慮後續訓練成效的展現方式。建議可利用實際演練活動、學員拍攝錄影、行動檢核表、課後落實問卷調查、指派專案輔導活動等方式,並不斷向已受訓同仁提醒工作運用技巧面,透過彼此寒暄詢問、相關好文分享傳遞、甚至鼓勵信件方式,致力塑造”學以致用”的氛圍,並讓主管得知且參與扮 演輔導員角色。

  5. 設計連續性活動,引發學習漣漪:課程設計並非單 一課程結束即可,須在安排年度訓練課程的同時, 須考量到課程與課程之間的連貫性與通用性,建構出系統連續學習的效果,除了課程安排外,也可藉由主題活動參與、專案任務指派方式,做串連並強化學習到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