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企業經營的環境面臨全球化帶來嚴峻的考驗,除了增加各地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度,留任率之外,透過系統及制度來促進組織的績效與人才的發展儼然成為企業人力資源實務首要之務。
高績效公司勝出關鍵-績效管理、學習發展
美國i4cp研究透過統計與觀察訪談,針對那些有高績效表現的公司進行調查,希望了解到這些企業在人力資源發展方面有哪些關鍵勝出因素,調查結果發現"績效管理"、"學習發展"是共通的關鍵重點項目,將這兩點關鍵要素高度運用在人才管理上面所產生的綜效成為企業高績效表現的重要推手。
其中有效的績效管理成為直接影響企業績效中最重要的因子。而研究發現,當績效管理活動的頻次較高與更新率相對較快時,能夠發揮的影響效果更加顯著。例如,能夠經常檢視並更新目標的公司(至少每季一次)比那些僅僅設定並檢視年度目標的公司的表現高出了百分之三十。由此可知國際競爭下的動態更是讓這”敏捷”與”即時”的績效管理成為必要的機制。
資訊e化科技應用-敏捷化且即時性彰顯與贯串績效管理
而在Bersin 2011年提出的績效管理架構中,提出支撐企業績效管理架構的兩大支柱為"組織與治理"以及"科技與基礎設施"。透過兩大支柱與一系列階層性的績效要素展開,讓企業績效管理能夠真正有系統的朝向”敏捷”與”即時”的績效管理邁進。

圖一 Bersin and Associates績效管理架構 (來源: Bersin and Associates 2011) |
透過上圖可見,建構完善的科技平台後,持續進行的績效活動(包含目標設定,管理與教練,發展計畫,和配套的獎賞與表揚)以及績效評核才能在這中間有效率且精準的運行。從目標設定展推動,配合量化質化不同目標的管理,將影響企業營運的策略能徹底對焦於員工個人工作表現,且提升績效管理的效率與即時性。
整合性e化系統應用-聚焦關鍵績效表現、提升人才發展效率
有即時的績效平台,產生清楚且即時的績效資訊,讓企業員工能看清自己工作表現上的落差以及組織對自身的期望,透過整合績效與學習的人才發展,從由上而下的策略目標與個人自身績效落差來進行個人化的訓練與發展,使得員工在學習發展過程中能更聚焦在關鍵績效表現上。
此外 Bersin 也在2011年研究也指出,高度整合績效與學習發展的組織,其企業績效表現比沒有整合的企業顯著的差異。

ASTD 2012 M217 Using Performance –Based Learning to Drive |
而在績效管理架構中科技與E化平台所協助建構出的企業整合性人才管理(ITM),提供有效且與績效結合的解決方案,協助員工透過訓練與發展改善績效表現。也是在組織提高企業績效中重要的一環。
高度整合績效與學習發展的運作模式,其制度運行上彼此需要緊密串連,且資訊往返與更新的頻率是遠超過採用非E化之做法所負荷。若無有效的科技平台,除了難以整合資訊以外,更大大降低讓制度運作的效率,對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反倒成為一大負擔。
因此,管理者注意到績效管理與學習發展對於公司績效的影響,開始從組織與治理上著手的時候,勢必要優化所採用的科技以及基礎設施。否則反而可能會得到反效果。
為了達到績效管理的”敏捷”與”即時”,並兼具整合學習與發展後所產生的效益,建立資訊科技和整合性e化平台成為不可或缺,且應盡早準備的元素,挑選出合適於自己公司的高度整合系統,以符合組織的績效管理與學習發展需求,對於想要透過績效管理的敏捷化來創造高績效的公司來說就變得相當的重要!
從國外趨勢中不難看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要能促進企業成長的動能,好的科技平台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無論是從績效管理或是學習發展,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企業策略目標達成,以終為始,從企業策略目標的架構所展開的人力資源措施,搭配合適的科技工具,即是為創造高績效的組織打下良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