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知識寶典 > HRD專欄 > 人才發展 >
  HRD專欄
 
疫情加速下的數位轉型之路-2022 eLearning Hype Cycle報告,"George快篩"
2022/05/01
育碁楊中旗總經理(George
)

距離上次2019/5/1發文解讀Web Coursewares 的eLearning Hype Cycle報告已經3年,離2017/5/24 發文Learning Technology的熱潮,加上Hype Cycle冷靜的評估,淬鍊精臻,更有5年之久,不僅是時間差,更是值得回顧檢視的時間點。

  • a. 2019/5我自己前往美國華盛頓參加2019 ATD ICE國際研討會,檢視研討會分享內容中專家的趨勢研判,ATD/i4cp在2018/6所做的企業數位學習應用的調研統計報告、展場的檢視交流問答,結合我在這個行業20年的經驗,以及眾多台灣標竿企業的學習科技服務應用實務,校正了我的看法,在2019/6/12 ATD學習研討會中,發表了”於ATD再次檢視eLearning Hype Cycle”(8分鐘的短講,您可以點選回顧我當時的錄影影片)。
  • b. 2020年年初迄今兩年多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意外的讓全球數位轉型加速,數位學習的發展應用超倍數成長,其中Video conference 更是大爆發,讓Webex/Zoom/Teams/Google Meet/YouTube…等用戶註冊與使用快速的來到歷史新高,這樣的使用者習慣與體驗,也間接的結構化改變了eLearning 產業與領域的發展節奏與應用效益。
  • c. 學以致用,育碁在2022/5/12 即將進行每半年一次的a+HRD 7.2的線上產品發表會,這次我也會在活動開場時花3分鐘介紹一下我對於2022 eLearning Hype Cycle的看法。
  • d. 這次育碁a+HRD 7.2新版產品的新增功能規格,很特別的在非常早期”科技誕生的促動期(Technology Trigger)”應用科技清單中,挑了兩個功能發展應用Skills Platform(技能平台) 與 Micro-credentials(微證書) ,做了新產品功能投資 - 「知識技能庫」與「技能檢核」(整合認證)。(相對的,做為台灣學習科技領導者的育碁,還是沒有選擇在發展近10年的xAPI上,做產品開發的投資) 這裡面有些rationale,在5/12的線上產品發表會上,會對大家說明why!。

如同我在2019/5/1 專文中所提,資訊是中性的,每個人也面對不同的context,需要做自己的判斷或決定。聚焦這個行業二十幾年,也是時候再來跟大家導讀這份報告,一樣的加上我自己的詮釋註解與看法;但大家仍是可以從Web Courseworks 官網中,可以閱讀到連續多年的eLearning Predictions: Hype Curve 專文,透過自己的專業經驗與詮釋,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看法,歡迎行業專家來信交流指教。


・資訊來源:WEB COURSEWORKS

有些Hype Cycle 的架構與背景,我在2017的分享文 “Learning Technology的熱潮,加上Hype Cycle冷靜的評估,淬鍊精臻” 已經有完整的介紹,這邊就不重複,建議前往該文做檢視與比較。

Web Coureworks 在2022的分析與定位上,再次改變方法論,以”which eLearning trends people are searching for on Google”,取代2019年以來的”combing through tweets or interviewing experts”,一樣用大數據的新分析模式,但改用Google 取代twitter,加上專家的解析詮釋,來界定產出以下這個Hype Cycle,定義不同學習科技所處的階段或落點。

改變網路數據判讀分析的方法論,確實也會讓不同的學習科技項目會有不同的結果,我不會用是否不一致來評價前後幾年報告的差異,因為2020以來新冠疫情影響學習科技應用推進的程度很高,可以當作環境變革衝擊與應用需求遽變來看這些變化。

“務實”是檢視Hype Cycle的關鍵原則與態度,無需要求前後期演變,一定要follow 某些進程。例如,對比舊方法論下的2018,以及2019與2022 eLearning Hype Cycle圖,會看到 MOOCs 在2018年被判定在實質生產的高原期 (Plateau of Productivity)。2019年新方法論則退為仍在泡沫化的底谷期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的深谷裡,2022年新方法論則認為回到過高期望的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一方面是MOOCs在企業界的應用仍談不上超過20%的滲透率,一方面是因為大家對MOOCs仍有很多可能虛幻的期待!

而AI 在2018/2019/2020則從過高期望的峰值,在2022年消失在雷達中,在2022年跟AI相關而出現在雷達中的反倒是AI Plagiarism( AI抄襲 ),且如何做到這樣的防弊,仍是歸類在科技誕生的促動期(Technology Trigger),所以AI在企業學習科技應用領域的創造性貢獻,仍有更長的路要走。

消失在2022年雷達的,還有Gamification/Badge,這兩個功能應用暫時消失在企業數位學習應用,我是贊同且不意外的(我在2020年詮釋解析時就有類似的comment )。

新出現的 Skills Platform(技能平台) 與Micro-credentials(微證書),在科技誕生的促動期(Technology Trigger)雷達中,卻是我看好的兩個高潛力應用,2022/4/29育碁推出的新版本a+HRD7.2,在知識技能庫功能的建構,結合彈性的技能評鑑,就是育碁做為LMS領導廠商,為了迎接此兩項學習科技整合應用的加值功能投資。

最特別的是2022年新興起的Zoom Fatigue(視訊疲勞),橫空出世就直達泡沫化的底谷期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處,在Hype Cycle 中直達車,跳過了過高期望的峰值期,其實並不是壞事!疫情兩年多過度使用視訊互動,雖然有防疫時空背景的需要,也幫了很多忙,但讓使用者疲倦的同時,也讓使用者確實完整體驗視訊互動的效益與限制,有益於務實應用的推廣與加速,我認為是Hype Cycle在進程上推進歷來最快速的功能應用,不枉新冠疫情對於數位轉型的巨大推力。

George 加註(2022/5/18) :
疫情期間遠距視訊門診的需要增加的同時,在台灣指揮中心開放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防疫的民眾,如自行快篩陽性可透過視訊看診,經醫師評估確認快篩陽性結果即可通報為「確診」,視訊看診應用案例與經驗隨即暴增,更讓全民都完整感受到視訊已經正式進入到工作的一部分,相信更能體會美國所提的學習科技 ”視訊疲勞”評價。我也想同時評價2019被定位於生產力高原期的Simulation,其實是太早了。若Simulation已經成熟應用,此波視訊看診的高峰需求,就能夠大量應用Simulation的科技於視訊診療上;但實際醫療診斷的應用現場,目前並沒有讓Simulation大展身手,可見2019年的原始報告過於樂觀。

 

有些人可能會有點confuse,但對我來說,我認為透過不同方法論做落點定位,讓我看到更立體的分析,我覺得統計與分析報告,本來就是參考用,自己要就自己所需,參考資訊做判斷,檢視這些歷程與分析,可以更有參考價值。我簡易摘要如下,供想要擁抱科技變革的您(建議您閱讀2022報告原文),做為評估實用的參考。(簡易摘要如下圖,點圖可放大

2019 eLearning Hype Curve 2020 eLearning Prediction Hype Curve 2022 eLearning Prediction Hype Curve
2019 eLearning Hype Curve 2020 eLearning Prediction Hype Curve 2022 eLearning Prediction Hype Curve

【科技誕生的促動期/Technology Trigger】:通常得再發展超過5年,甚至10年以上才有機會具備實質生產力。

Blockchain Credentials / AI Plagiarism/Metaverse Education:還在很早期,未來再說吧…。

Skills Platform(技能平台)/Micro-credentials(微證書) :這兩個應用發展,是我比較看好的發展,育碁的新版的LMS/HRD 7.2系統已經開始建構,有興趣的企業與HR專業工作者可以跟我們一同建構資料與基礎,以利後續應用的加速前進。

Flex Learning,類似於Blended Learning:(已經在2016年就被認為達到實質生產的高原期),因為疫情推動,被認為比已普遍化的Blended Learning更learner/student 導向,我認為僅是一時的現象,隨著疫情解封,這樣的新名詞與需求可能會消退

【過高期望的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多數仍需要等5年以上才有機會具備實質生產力的應用,僅少部分或可快速竄升,而在2-5年內有機會 ( vendor side長期投資準備或許可以考慮,但user side建議一樣再等等 )

MOOCs (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一直以來是Coursera,EdX和Udacity等網站提供大量免費課程的教學設計理念所引發。但這樣的理念並未能被企業所接受,企業也不傾向參與MOOC來公開分享知識(或許僅止於取得與購買課程)。是專業工作者自主積極學習的發展管道,課程常是免費;但透過證書可以有收費,可能也是未來新增轉換,從而推波助瀾Skills Platform(技能平台)/Micro-credentials(微證書)發展的基礎,甚至是最大動能。我認為會合併Micro-credentials,加速前進達標。

Future of Work:因應環境需求與變化,能夠快速自主學習將是最重要的技能,能快速的Self-Upskill可能是這個發展應用的精髓,網路化的資源與管理機制,不管是組織所提供的或是開放資源甚至第三機構所提供的,本來就在建構這樣的機制,我認為是隨著科技演進的時間就會達成。(for learners, the best skill becomes the ability to pivot and develop new skills quickly and as needed. This has led us to the self-reliant, self-serve eLearning atmosphere that we’re in today, in which learners can access the education they need to upgrade their skills without needing the backing of a formal institution to do so.)

Social Learning :這個應用是2007年eLearning 2.0這個代名詞的關鍵應用, 做為數位學習行業的先行者,當年我就不看好Social Learning,育碁的系統發展這樣的應用也比較晚,大概在2018年左右才陸續增加關聯的功能。Social Learning沉寂了十幾年,未有大發揮,也可以說過去是令人失望了。這次因為疫情讓連網互動變得習慣與常態,讓線上做Mentor/Coach/Feedback等互動更容易,交流因此頻繁,而稍被關注。

育碁LMS/HRD在2018年的版本,即支援手機可以使用社群動態時報… 等互動功能,希望可以讓in-time feedback效益發揮;但企業使用者落實應用的不多,廣度我初步雖不看好,但育碁的系統會持續發展這樣的功能,讓深度應用者可以收割驚人的成效 ( a+HRD 7.2就增加了教材、開班互動機制 (按讚、評分、評論、推薦),也是當年Social Learning 的功能元素。

Podcasts:2004就已經開始,現在更方便與普及的工具( Free APP與手機),累積多樣化的語音素材,在這幾年讓Podcasts可以運用更無虞。雖然商業模式多數與網路廣告等相結合,但Podcasts也是讓數位學習更多樣化的一種deliver 方式,可以觀察。

【泡沫化的底谷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能夠撐到現在且還存在這個谷底的已經不多,通常是很多錢($$)與共同心力所堆疊出來的元氣,才能在這個類似岩漿的高溫中不被融化;且還有能見度與機會(這裡可能有最多的淚水與眷戀)。很不幸的,多數陷身在此階段的科技(應該稱為資深的創新科技),仍需要等5年以上才有機會具備實質生產力的應用,先爬到下一個enlightenment的階段,不要持續被泡沫汙名化,可能是一個比較務實的期待。

Zoom Fatigue(疲勞):橫空出世就直達泡沫化的底谷期處,不是壞事!疫情兩年多,各個年齡層來不及幻想,就都突然被迫過度使用視訊互動,雖然有防疫時空背景需要,也幫了很多忙,卻也讓使用者疲倦。但使用者確實完整體驗視訊互動的效益與限制,有益於務實應用的推廣與加速,是我認為在Hype Cycle在進程上,歷來推進最快速的功能應用,不枉新冠疫情對於數位轉型的巨大推力。我認為像快速跳棋一樣,很快就會到達實質生產力的高原期,且名字會換一個類似Video Conference比較好聽的。

VR Education:這個走了多年的早期炫科技,就不像Zoom Fatigue那麼被我看好了,不符合成本效益(太貴,且相關的工具還不夠方便,許多客製化的工不利大量普及),導入學習領域仍太挑戰,有長路。(不知道有無一個類似疫情的推進器,可以像上一個Video Conference那樣,一眠大一寸。)

【穩步爬升的光明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有點像爬黑色奇萊大山,沒想到過程中會遇到大風雪的摧殘與試煉,因為有能量與能力支持著,才沒有成為山難的一份子;或許已經走到可以看到松雪樓的山徑上,有種看到可能成功(活過來)的可能與振奮。但productivity的標準(20%的Target Audience滲透率)仍在哪裡,要繼續前行才算成功!有時候這段路仍須要走2年以上。

Experience API xAPI:(我在2019/6/12 的研討會內容中,有做簡易的介紹,可連結該影片參考)。在訂定學習科技標準的美國,都還持續停在爬升期5年(我都認為這個研究太厚愛這個整合大數據的關鍵也是SCORM的接班人- xAPI了,才會讓xAPI 禁錮在這階段5年還沒看到曙光,台灣欠缺對應的配套資源,可能還要再等多年!育碁在產品開發上,仍持續評估中!(2022這次報告提到, 有些Authoring System 讓xAPI比較容易建構與普及,此部分的普及度與否將是領先指標)。

【實質生產的高原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跟拿到博士學位一樣的挑戰 (不是花4年那種,是即使有跳級,常常整整也要念近10年書的這種!),揮別海市蜃樓,終於抵達了沙漠中的綠洲之城,終於真正成為科技文明的貢獻者,融入人類科技應用文明史中的一頁,然後準備光榮地在這個hype cycle雷達中成功畢業。

微學習:2020年,我就認為已經普及了,有議題的僅在應用模式與效益only,值得企業與HR專業工作者投入,持續調整與推動!

2022這次報告終於認為已經成為業界導入數位學習的標準應用,幾乎稱不上是創新了。George 也認為微學習的成熟與廣泛的應用,就是共同建構技能平台/微證書/Future of Work生態系的必要基礎。

【學習趨勢・參考資訊】


【近期活動】